天后圣母妈祖
妈祖崇拜可说是中国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她已随着闽人的足迹传遍中国海内外。据《世界妈祖庙大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众近2亿人。
妈祖庙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尼、泰国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就连在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华人居留地,也有妈祖庙的踪迹。在法国巴黎的“真一堂”更称妈祖为国际和平女海神。
妈祖能成为万人崇敬的对象,这跟自古以来中国官方及民间的传扬不无关系。
妈祖,本名林默娘(960年-987年),是生活在湄洲的一个民间女子。相传她聪明、勇敢、善良,有预知气象变化、驱邪治病和泅水航海的本领,又常在惊涛骇浪中救助遇难的船只,很受远近人们的爱戴。宋雍熙4年(987年)重阳节,林默娘登上湄洲峰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百姓传说她在这一天“升天”成仙,此后奉她为航海保护神。在民间信仰里,妈祖是一位圣洁、善良、公平、正直的海神。妈祖短短一生中,孝亲助人、慈悲博爱、舍已为人的情操和英勇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世世代代潜移默化地指引了我们的为人处事态度和对亲友、社会的关怀。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华人族群中这方面的影响更加显著,也成为很多南洋华族会馆乡团设立的基石。
今天,妈祖文化作为我们华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它对维系和促进传统文化薪火相承无疑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妈祖文化所体现的海洋精神和开拓海洋的观念,在过去深深地影响福建人、海南人、广东人以及潮州人远渡重洋,奋勇开拓南洋各地,在现在,则会继续鼓励我们发扬面向全球、航向世界、不断发展的精进精神。
宋代海外交通、贸易频仍。南宋时,金兵犯境,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人们只好改从福建泉州出海,打开了海上丝绸之路。在船上供奉妈祖的习俗从此流传开来。明成祖时,在派郑和下南洋前,郑和还奉旨先到湄洲岛祭拜妈祖。可见官方对妈祖信仰的重视。从宋代到清代妈祖被历代皇帝敕封28次,在清康熙及乾隆年间被尊为“天后圣母”。除“天后”、“天妃”和“妈祖”外,海南人习惯称妈祖为婆祖。
明清以来,妈祖信仰与传说的扩展,妈祖的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海上护卫,许多民间习俗资料显示,妈祖信仰已融合了儒、释、道教的理念和色彩,有关显灵的传说更加频繁。在民间信仰中妈祖已成了一位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女神了。
新加坡福州会馆则以最高的祭祀礼节――12碗荤供奉妈祖。妈祖诞前夕,会馆的理事们还会用素食为妈祖做“暖寿”,当晚宴会,出席的人数多年来都是本会馆所有宴会之冠。